作为文明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历经漫长发展历程的中原科技文明,又具有哪些明显特征呢?第一个特征是历史悠久,连绵不断。
……平安浙江展现出旺盛实践生命力、强大变革重塑力、广泛社会影响力,是八八战略引领浙江精彩蝶变的生动体现,是浙江一张亮眼的金名片。一天半夜,老乡何祖彬火急火燎地敲响了他家的门。
各地各级党政一把手的办公桌上,除了经济报表,还有平安报表,定期统筹分析,看看哪里做得不到位。胡毅在织里租了间门面,招了七八个小工,做起童装生意。经历7次大改、40次小改,2004年8月16日,这份考核办法终于出炉。然而,这么大的一个区划调整政策,谁的心里都没底。习近平同志说,浙江在许多问题上比别的地方先期遇到,这些问题的显性化与群众越来越高的预期,在一些方面已构成突出的矛盾。
平安是什么?平安不是简单的无恙,而是生活安乐的底色,发展安全的守护,社会安定的节拍。从最早只身背着行囊住进社区的打工人,到如今拖家带口落户在此的新浙江人,大家不再是匆匆过客,而是大家庭的一分子。雅鲁藏布大峡谷区域是全球金猫色型最丰富和复杂的地区之一,目前监测记录到的金猫至少有六种色型。
2023年,西藏共接待游客5500万人次,实现收入650亿元,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均创历史新高。主要江河湖泊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标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安全稳定,西藏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以生态科研支撑生态保护青藏高原对全国、全亚洲乃至全世界气候变化影响深远。当地的桃花节自2002年起举办至今,名气越来越大,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主要江河湖泊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安全稳定,西藏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西藏地区气候十分独特——自东南向西北,由暖热湿润向寒冷干旱呈递次过渡。
那曲市示范推广植树200余亩,结束了当地种不活一棵树的历史。深埋、浅露、勤浇水……针对地理环境特点,阿里地区科学探索植树造林经验。我们的工作,就是利用种子或植物活体开展实验,最终返回原生地栽培,保护好生物多样性。西藏加快建设种质资源库,为独特的高原生命延年益寿。
这里也是生态脆弱区、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生态环境一旦破坏,修复难度非常大。2023年底,西藏全区7市(地)空气环境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99%以上,沙尘天气大幅减少。姚檀栋说,目前,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碳汇总量为每年1.62亿吨,占全国生态系统碳汇的8%至16%,今后这一比例还将增加。随着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湿地公园建设推进,放下牧鞭的村民有的从事生态旅游业,有的发展起藏鸡养殖场、生态果园等产业,每年还能收到国家发放的生态补偿资金。
不断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西藏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具有特殊的生态地位和价值,在我国以至全球生态安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高原垃圾处理技术为例,科学家研究形成高原固废生物质低碳化能量利用技术体系,有效降低固废处理成本约15%,环境污染减排大于75%,相关成果已推广至青海等地,实现经济效益近3亿元。
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区域),加强长江源区、澜沧江源区等中国江河源头的保护与修复。之前南北山光秃秃的,朋友说这是因为西藏高寒缺氧种不出树。
2021年,西藏规模最大的营造林建设工程——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正式启动。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说。他们跋涉在高原之上,穿梭于原始森林之间,守护着野生动植物原始栖息地。来自广州的游客黄先生说。2023年11月,西藏自治区藏羚羊保护研究中心、西藏自治区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在拉萨市曲水县动物园正式挂牌成立。◇2021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西藏考察时指出,保护好西藏生态环境,利在千秋、泽被天下。
◇桃花节自2002年起举办至今,名气越来越大,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58岁的白玛乔是西藏林芝市巴宜区立定村村民,也是雅尼湿地45名管护员之一。
西藏建立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将超过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占全区国土面积的50%以上。晋美多吉摄/本刊绿色发展共享生态红利湍急的雅鲁藏布江由西向东,一路奔流,与美丽的尼洋河邂逅于雪域江南的林芝,形成了雅尼国家湿地公园。
2021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西藏考察时指出,保护好西藏生态环境,利在千秋、泽被天下。保护脆弱敏感生态环境,实行特殊机制。
2023年10月1日,18名科考队员成功登顶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标志着我国具有开展极高海拔登顶科考的体系化能力和建制化队伍,实现战略上的拓展。西藏林芝市嘎拉村被称为西藏桃花第一村。◇西藏建立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将超过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占全区国土面积的50%以上。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吴维说。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亚洲水塔之称,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缅怀革命前辈,告慰先烈英灵。
总书记勉励大家要继承革命先烈遗志,把他们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来告慰革命前辈和先烈。清明节之际,让我们重温总书记的嘱托,一起致敬英雄、缅怀英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大活动、赴地方调研时,或深情追忆革命前辈、英雄烈士,或向革命纪念场馆礼敬鲜花、关心看望英烈亲属不让我们砍树了,我们干啥?这曾是大兴安岭林场工人心中的疑惑。
擦亮为民植绿的底色,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一茬接着一茬种,一代接着一代干,不断增厚我们的绿色家底,我们定能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大,荒山、沙漠、滩涂、森林、草原等治理要因地制宜、符合实际,不能都是一种套路。要把森林宝库作用充分发挥好,在更好联动上做文章,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
护绿,就是要加强林草资源保护,做好防灭火工作,深入开展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守护好来之不易的绿化成果。要把握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坚持造林与护林并重,全流程、全周期加强林草资源保护,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做到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就要坚持系统观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正如自然生态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绿化祖国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做到统筹兼顾。
我国缺林少绿问题仍然突出,绿化成果来之不易。植树造林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既要根据自然地理气候条件、植被生长发育规律、生活生产生态需要,合理选择绿化树种草种,也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统筹考虑生态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做到有多少汤泡多少馍。